一、概述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极大的危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老年高血压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规定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二、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
1.以单纯的收缩压升高为主,舒张压经常不高或是降低,相对来说脉压差增大。
2.血压波动曲线两高一骨显像消失,会出现在夜间清晨血压升高,昼夜节律消失。
3.容易存在靶器官损伤,如一些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糖尿病等,加之肝肾功能退化及代谢降低,用药易产生副作用。
三、老年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1.年龄因素:年龄的持续增长是导致很多老年人身体发作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年龄的不断增加人身体各个器官组织部位的功能都在退化,同时人体内的血管弹性也在逐渐变差。所以很多老年人都会存在这舒张不正常医技血管收缩的情况,此时就很容易发作高血压。
2.饮食因素:不正常的饮食结构和不良的饮食喜好也是导致很多老年人身体发作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情况下,如果老年人在生活当中只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又或者摄入的钠盐成分过高,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自身发作高血压。另外,如果老年人本身还存在这长时间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会导致自身发作高血压。
3.环境因素:环境也是影响很多老年人身体发作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个人经常处于噪音较为严重的环境当中,那么就会影响到人的情绪。而长时间存在过度焦躁或烦躁的情绪就会影响到人的身体健康,最终就可能会诱发高血压的出现。
4.遗传因素:原发性高血压有群集于某些家族的倾向,提示其有遗传学基础或伴有遗传生化异常。双亲均有高血压的正常血压子女,以后发生高血压的比例增高。
四、护理策略
(一)改善生活方式
1.饮食
高血压是由多种发病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指导高血压患者进食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3-5g,保证充足的钾、钙摄入,多事绿色蔬菜、水果、芹菜、蘑菇、木耳、虾皮、紫菜等食物,减少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增加粗纤维食物摄入、预防便秘,因用力排便可使收缩压上升,造成血管破裂,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适量运动
高血压的运动调治应当遵循“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以静为主”的原则。一般来说,高血压患者以户外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节律慢、运动量小、竞争不激烈,且不需要过度低头弯腰的项目为宜,并以自己活动后不觉得疲倦为宜。
3.戒烟限酒
每吸一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即使是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病人,吸烟也会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使防止器官损害的作用减弱。过量饮酒会使降压治疗失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大量饮酒会导致高血压,如限制饮酒量,则可降低血压。饮酒每日不超过15ml/天酒精量,病人可依据个人的习惯考虑适量饮酒,但决不能酗酒。
(二)药物降压的护理
1.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高血压患者平时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突然就发生了冠心病、脑卒中和肾衰竭等致残致命后果。所以高血压患者应早治疗早控制。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根据病人的主观感觉擅自增减药物。这样不仅血压不易控制,还会造成不良后果,在忘记服药时切忌在下次吃药补服上次忘记的剂量。
2.个体化用药对老年人尤为重要
了解不良反应的不典型表现,严密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宜从小剂量开始。治疗因人而异,因此药物的选择、用量、给药途径都要根据每个高血压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盲目一概而论。
3.老年患者正确服用降压药
研究表明服药时间以06:00,14:00,22:00为佳。选择正确的服药途径和方法,让患者能够复述用药的剂量、间隔时间等。另外,应让老年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知晓所服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作用,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即使血压降至正常范围,也不能擅自停药,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让其给调整用药及剂量,以防止停药后血压骤然升高,致使病情反复。
(三)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乐观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为患者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
(四)健康教育
向病人和家属讲解血压升高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严重性,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及自我监测病情的变化。保持良好心情控制病情,注意保暖,防止受凉。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睡前温水泡脚,按时就寝;缓慢起床,早晨醒来不要急于起床,可在床上先活动一下四肢、头颈,然后慢慢坐起再下床活动,这样血压不会有太大波动,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防止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晕厥。